山地地形對山區土地利用時空格局影響分析——以昆明市宜良縣為例
【摘要】:地形作為自然環境中的重要因子,深度參與著山區土地利用時空格局的形成和變化過程,對人們合理利用、及時調整和規劃土地資源的方式起較大作用。以滇中典型山地區域為研究區,DEM高程數據、2006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與2020年林地變更成果數據為數據源,對影響土地利用分布的高程、坡度、坡向等地形因子進行提取,并分析其對土地利用格局及動態影響。結果表明:1)2006—2020年宜良縣土地利用類型以耕地和林地為主,除林地、建設用地、未利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積增加外,耕地和水域面積減少,土地利用面積凈值為-387.25 h㎡,總體土地利用動態度為-27.66 h㎡/a;2)研究期內,宜良縣土地利用林地和耕地年均增加速率最快,而未利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地利用動態度和相對變化率最大;3)研究區土地利用空間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形梯度效應,林地多分布在海拔1 642 m、坡度5°的區域,耕地、建設用地和水域多分布在海拔1 946 m、坡度35°的區域;4)研究區土地利用在坡向分布上具有差異性,土地資源多集中分布在半陽坡、半陰坡區域,無坡向區域分布極少。土地利用變化易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,在優化山區土地資源配置時,應充分考慮地形因素的影響作用,遵循因地制宜,合理利用規劃與保護山區土地資源。